苹果正在研制的可穿戴设备iWatch,可能会运用一种液态金属资料,该资料的强度是钛的两倍。
尽管苹果公司已不如早年光芒四射,但它的立异行为却依然触动着业界神经。近来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正在研制的可穿戴设备iWatch,可能会运用一种由锆、钛、铜、镍等组成的液态金属资料(又称非晶态合金或金属玻璃),该资料的强度是钛的两倍。
事实上,在2010年时,苹果就与Liquidmetal(液态金属)技能公司签署了协议,但由于量产存在技能难度,一向没有许多运用这种资料。而苹果最新获得的一项“大块非晶合金板材成型工艺”专利则显现,苹果现已处理了量产的难题。这也意味着,液态金属这一新资料的运用将勃发新的活力。
说到液态金属,许多人都会联想到电影《终结者2》中的机器人T1000。它能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随意转化,当它受伤或中弹之后,会像液体那样主动康复,一起,尽管它并未带着兵器,却能够将身体部分瞬间变形为尖利的利器。
实际中的液态金属明显不会有如此“夸大”的功用。在常温条件下,液态金属的形状是实实在在的固态,并且硬度、强度很高,只要在加热到必定温度之后(远低于其熔融温度),它才会成为能够随意进行塑性变形的类液态。
之所以叫液态金属,是由于这种资料的原子摆放状况与液体相似,都是无序的。从科学视点,应该称之为非晶态合金。而由于玻璃归于原子摆放状况无序的非晶态固体,所以这种资料也被称作金属玻璃。
由于其特别的结构,液态金属有着其他金属所不具有的许多特性。7月31日,在中科院物理所极点条件物理要点实验室研讨员汪卫华的工作室内,记者近距离触摸了这一“奇特”的资料。
汪卫华拿着一个液态金属制成的优盘外壳告知记者,由于液态金属资料的强度非常高,这个优盘外壳乃至能够经得住轿车的碾压。
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外表非常润滑的液态金属样品说,液态金属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一次成型。其他金属制备出来之后,外表都比较粗糙,需求经过打磨等外表处理工艺才干变得润滑,而液态金属制备出来之后便是这个形状,一起还具有耐磨、防划和抗腐蚀等长处。
记者发现,汪卫华所展现的液态金属样品有深红、浅蓝等不同色彩。汪卫华解说说,这是由于科学家能够经过改动液态金属外表的一些结构,来改动它的色彩。“由于不是用漆刷上去的,所以磨不掉,色彩也愈加天然。”
尽管苹果即将在iWatch上运用液态金属是最近的工作,但液态金属的研制和运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现已开端了。
从其开展进程来看,首要能够分为两代。采访中,汪卫华向记者展现了一卷亮晶晶的如锡箔纸般薄的带子。“这便是液态金属资料的第一代产品,能够称之为薄带。”这种软磁资料现在现已有比较广泛的运用,变压器的铁芯、IC卡的卡芯都能够找到它的影子。
据汪卫华介绍,这种资料的制备难度较高,需求每秒钟冷却100万度,才干将金属变为非晶态。详细的制备办法是,将一根铜棍高速旋转,然后将制备液态金属的资料喷上去。“有必要喷得很薄才行,这样温度才干降得比较快。”
据了解,现在能制备这种高品质薄带式液态金属资料的企业并不是许多,首要为日本的日立金属以及国内的安泰科技。因而,这一资料现在是金属范畴罕见的高赢利产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科学家找到了一些新的金属成分,能够制备新式的大块液态金属,也被称为“块体非晶合金”。其制备办法是依据“配方”,将不同份额的金属成分熔化成液体,然后再进行冷却,然后制备出块状的液态金属。
汪卫华向记者展现的优盘外壳等样品以及苹果iWatch将选用的资料,都归于液态金属的第二代产品。和“薄带”的液态金属不同的是,“块体”的液态金属能够塑造成不同的形状,所以也有着不同的运用范畴。
不过,从现在开展状况来看,第二代液态金属的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汪卫华告知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液态金属科技公司就曾想和三星公司协作出产手机外壳,但终究由于工艺和本钱问题而未能完成大规模运用。
因而,最近传出的苹果在液态金属大规模制备方面获得打破,并将在iWatch上运用的音讯,关于第二代液态金属的运用而言无疑是严重利好。
赛迪参谋原资料工业研讨中心主任冀志宏在承受《我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明,iWatch是一款正在研制的新产品,可能对资料的硬度要求比较高,这种需求与液态金属资料的特性有了很好的结合点,尽管本钱可能会高一些,但关于苹果而言也是值得的。
汪卫华也表明,液态金属现在还归于比较贵的资料,可谓金属资料中的新贵,并且有许多特性,苹果产品的特色则是时髦和高科技,因而运用液态金属也比较契合苹果的理念。
不过让人沉思的是,液态金属的研讨在国内的起步并不晚,现在也有三十几家研讨机构从事该资料的研制,但却一直未能将该资料转化成运用。
此前也有手机公司向汪卫华了解液态金属的相关状况,但后来也不了了之。“假如国外企业开端做了,国内企业会去跟风,但假如没有先例的话,国内的企业一般不会去轻率测验。”汪卫华说。
关于这一现状,冀志宏以为,这说明咱们国家在工程化、工业化方面的投入依然缺乏。他向记者泄漏,现在工信部原资料司正在进行调研,期望出台相关方针,在一些要害的资料范畴,由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去鼓舞企业运用这种资料。“把资料真实用起来,后边的工业化环节才干真实做起来。”冀志宏说。
此外,冀志宏还指出,应该加强在资料范畴的配备制作才能。“咱们许多出产线都是引入的,所以只能运用对方配套的产品和原资料。假如出产线的国产化程度更高一些,咱们一些要害原资料的运用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上一篇: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跌295% 商场博弈半年报行情志愿有所衰退
下一篇:美妙的“液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