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甘肃兰州“00后”女孩李婕在父亲李海明的景泰蓝掐丝搪瓷岩画传习馆内创造。图为李婕用医用注射器将金属丝镶嵌在画上。闫姣摄
中新网兰州8月29日电 (闫姣)镊子、剪刀、医用注射器……兰州“00后”姑娘李婕常常呆在父亲李海明的景泰蓝掐丝搪瓷岩画传习馆内,用这些东西制造“十二生肖”“美女图”等画品。18岁的李婕立志将这门陈旧的手工传承下去,像父亲相同做一名“守演员”。
近来,中新网记者造访该传习馆时,李婕正伏在案前,手在画上“游丝”,神态专心。她将金属丝捋直,用剪刀裁下,而后用镊子、医用注射器将丝镶嵌在纸上……从小潜移默化,加之不舍昼夜地操练了一年多,这些过程李婕早已熟谙于心。
“我十分喜爱掐丝画,高中结业后还要去学花丝镶嵌,持续传承发扬这门手工。”李婕对这一陈旧工艺十分痴迷,她常常“泡”在传习馆,且一待便是8、9个小时。“我喜爱,所以不觉得单调。只需用心就必定能把这门手工学好”。
现在李婕已学会了掐丝,今后父亲还会教她上色,教她怎么运用颜色和线条,这对绘画功底十分厚实的她不算难事。提起父亲,李婕说他时而严厉,时而和蔼。“尤其在画作方面,父亲十分严厉”。
李婕的父亲李海明阅历了第一个作业室关闭,全国游走学艺、卖房建立传习馆……数十载的锻炼让他在创造上寻求精雕细镂,不允许有一点点过失。
李海明是甘肃民间画师,自幼在伯伯的影响下触摸掐丝搪瓷画。后来伯伯离世,李海明经过自己研究揣摩,并向长辈谦虚讨教,终究独立创造出许多为人称道的画作。
现年56岁的李海明体型微胖,蓄着山羊胡,脑后扎着小辫。采访当日,李海明着白色短袖正坐在凳子上在为一幅莫高窟藻井岩画的掐丝搪瓷画上色。
掐丝搪瓷画脱胎于陈旧的景泰蓝工艺品,是将宫殿御用搪瓷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主要由金丝及蓝晶石釉料制造而成。全程10道工序纯手工制造,其间最重要的有3道:白描、掐丝、上色,别离被誉为掐丝搪瓷画的魂灵、骨骼及血肉。
“干这个活,要仔细、耐性。”李海明说,金属丝按粗细程度分有0.75毫米、0.5毫米、0.3毫米、0.15毫米几种标准,不及巴掌大的一块掐丝搪瓷画需消耗两天时刻,完结一幅著作要耗时一两年。这也是许多学生一时鼓起景仰拜师学艺,但终究坚持不下去的原因。
近5年来,李海明每天在传习馆作业近10个小时,创造出百余幅掐丝搪瓷画精品,如敦煌系列掐丝画《千手千眼观音》《说法图》等,都极具艺术保藏价值。创造之余,李海明先后培养出百余名学徒,遍及我国各地。“学生们有了营生手法,掐丝工艺也得以传承,我感到很欣喜”。
据李海明介绍,掐丝搪瓷画能制造的体裁很多,他现已探究出山水、花鸟、唐卡等一些高难度著作,并且还立异得到排丝、堆丝、拧丝等7种工艺,用于画作中人物的头发、松树等,使其看上去更传神,更具层次感。下一步,他还要制造一些大幅画作,体裁触及《八十七神仙卷》《涅磐图》《清明上河图》等经典之作。
现在,得知女儿有秉承父业的意向后,李海明“手把手”教育,并严厉要求。李婕结业后,他还会请一位专业的教师,教女儿花丝镶嵌工艺。“咱们父女携手将这门陈旧手工传承,并发扬光大。要成为手演员,更要成为‘守演员’”。(完)
上一篇:湖南:高位推动演示引领智能制作开新局
下一篇:【见多识广】一次性注射器主动拼装生产线规范的主动化生产线